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给胡浩歌的回信|琐记

与胡汞作为笔友写下的第二封信,已经过本人允许发出。

胡浩歌:

晚上好!我也没想到我会在同一天在电脑上敲出第二封信。上一封信的产生,第一是本人可能性子较直(不是),第二则可能是由于最近事情不是特别多的缘故,能有一个空闲的时间拿来做这些事情(若是打扰到了确实十分抱歉)。这个学年的主要竞赛或者活动在这个学期已经进入了收尾期,就不需要像之前一样在同一天打理同一个竞赛了,只需要专注几个打进全国或者全球的竞赛即可。学校这边则是保证GPA不要挂到A+以下,除此之外就只有托福要搞了。
回到主题。我若要试着回答这两个问题,可能还是会试着从历史学的角度剖析,因为这的确是我唯一还读了点东西的地方。

首先,对于第一个问题:战争究竟是什么?
战争本身是一个极为笼统的概念。战争可以划分为短时战争和长时战争,而长时战争又可以通过战争的阶段划分为进攻阶段、僵持阶段与决胜阶段的这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我认为对于一个战场上的普通士兵来说,感觉是不一样的。
先说说短时战争和长时战争中双方的进攻阶段。在近现代战争的角度看,这段时间的国民情绪通常是被民族主义所主导的,可能更偏近于回信中的“每个人举着枪、意志坚定地为自己的国家和信仰而战?“一些;或者说,《捌佰》这部电影的本身,也是当局由阶级叙事转向民族叙事的一个例证。民族叙事主导着多数人的情绪,就连最底层的人民也不例外:

伦敦东区最贫困的爱国者, 只要一想起英国的工业和财富,也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而民族主义就是点燃战争的最常见火药桶。这个诱端可以是土耳其人和东斯拉夫人的数百年世仇,可以是法国人对德意志人的仇恨,可以是一些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朴素仇恨,等等等等。在这种朴素仇恨情绪的主导之下,一个个未经深谋远虑或者尽管深谋远虑但在后面看是大错特错的战争决定被作出,因为在战争真正分出胜负之前,双方都觉得自己会是胜利的那一方;而很多怀抱着英雄主义思想的国民,就算上了战场也觉得自己会是那个幸运的人。就拿一战来举个例子,引用《八月炮火》中,法国向德国宣战的一段话:

4时,第一张布告出现在巴黎的墙头。市内街上,车辆已经绝迹,都被陆军部征用去了。一队队的后备役军人,带着包裹和送别的花束前往东站,市民们沿途挥手欢呼。一群人在协和广场停了下来,把他们的花束放在披着黑纱的斯特拉斯堡雕像脚下。人群一片啜泣,高呼“阿尔萨斯万岁!”,并且拉下了从1870年以来一直披在它身上的丧装。在所有的饭店,乐队都高奏着法国、俄国、英国国歌。

对于德国的叙说部分这里就不再放出了。从凡尔登后看这段历史记录,我们很难想象在开战时群众并非人心惶惶,而是欢呼雀跃。这是因为,在一战前于欧洲大陆发生的所有战争中,双方都只是速战速决,平均下来,至多在八个月的当头便能结束战斗,双方签订合约,割地赔款了事。这类前现代战争的过程就像现代击剑的运动员,点到为止;但一战不同,然而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之后便是残酷的僵持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长期僵持的战争局面,是近代与现代战争总体战战略下独有的产物,具体来说,一战正是其发源。仍然举一战作为例子,在经过了前几个月相对来说不算太残酷的运动战后,西线战场转入堑壕战,战争转入长期的对峙局面。在堑壕战中,当时的一个普通士兵,需要在前线20天才能回到后方休息;而在这20天中,陪伴他/她的会是自己同伴的尸首,壕沟中横行的老鼠和沼气一般的气味,这是真正会击碎一个人认知与内心的。就算有再强的宣传机器,再怎么宣扬德国人该死,这些被煽动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还是会被战争的残酷所压倒。在这个每天都有人死去,自己很难拿到物资供给的壕沟里,没有人会在意德国佬是不是很讨厌,士兵只会想着自己怎么活下去的问题。也正是如此,到了一战的战争中后期,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双方士兵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哗变与逃亡事件,双方士兵甚至会主动休战,在圣诞夜一起踢足球。在这一层面上,很像你所引用的卡尔维诺所说的话,在这个层面上,对于战争本身意义的探寻会成为社会的主旋律:我是在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而战还是在为上层高高在上喝香槟的决策者们而战?而这就暴露出了民族主义思潮所具有的最大问题。也正是有这一部分的原因,在一战到二战的二十年间战期,无政府主义思潮所代表的无政府叙事和共产主义思潮所代表的阶级叙事能够逐渐开始和民族叙事分庭抗礼。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仍然是一个民族叙事大行其道的社会。

在这个角度上来看,我认为很难给战争一个准确的定性。客观上,我认为近代或者现代战争就是这么一个以民族叙事为发端,以人性思考为其中段,再以没有赢家的胜利来结束的完整过程,这套体系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在俄乌战争中仍然应验。被民族主义所裹挟着的士兵仍占主流,布查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这是一个以具有极大滞后性的社会为主体的战争潮流,虽残酷却无力从个人层面上予以改变。这个潮流很难停止或者去改变。在可预见的未来,它恐怕仍然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偶然”“遗憾”所引起的战争。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问题,战争因什么而产生?
我认为这个问题要从我本人的世界观上出发。一个物体从大气层高空下落,并不会因为重力加速度而一直做无阻力自由落体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其阻力会越来越大,一直到阻力等于重力匀速下落,达到平衡状态,这个速度即收尾速度。放到系统角度上,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如此,如果它不能够稳定运行下去,而是哪边出了问题让这个系统偏离平衡状态了,那么现存的这套系统在一段时间后必然会走向终点或在经历震荡后重新回归平衡状态。而我个人认为,战争就是对于人类系统的一个以震荡方式到来的修正。战争的诱发原因会是一系列看似偶然的巧合,但那一切“巧合”都是系统作用的结果,其都会导向一个必然。之前在知乎上曾经看到有人讲到过这个问题,其中有一句话我感觉非常有意思:

就算没有李自成,也会有马自成,张自成。

试看人类历史上所发生的战争。中国的古代的农民起义,是因为整套古代社会系统的根基自耕农在向佃户或者流民转化,整套社会系统的财富在逐渐向地主阶级流动。这个过程中,自耕农这一稳定因素被破坏,而流民、佃户等不稳定因素逐渐产生,整套系统在财富分配上在趋于不平衡。除此之外,和平时期的人口增长浪潮让人口超过了土地承载力,人和地的关系也在趋近于不平衡。而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火花点燃引线,农民起义就会爆发,这个系统便会被破坏殆尽。而在战乱之后,人口又回到了土地承载可能线之下,农民也通过土地分配成为稳定的自耕农,再继续下一个循环,这是选择将不稳定因素以烈性方式内部消化的结果。在生产力没有得到革命性飞跃的条件之下,不管是多么有效的政策,多么圣明的君主也无法阻止这一结果的根本到来。更猛烈一些的,诸如近现代的对外战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其本质也是魏玛共和国的经济系统因萧条而出现不可控滞涨,财富分配再次快速趋向不平衡,其所导致的失业潮等不稳定因素增多才导致极端的国家社会主义大行其道。但纳粹并没有能够成功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大肆发债,扩充军工产业拉高就业的方式用信用“借”来了平衡,但借来的钱总有要还的一天,这个缺口只能通过对外掠夺取得。纳粹“借”来的平衡并不能在现实意义上将德国系统引向平衡,反而是将其引向了彻底不平衡。而这种彻底不平衡的系统所爆发的破坏潜力会让整个世界为之震颤。而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便有一部分与当年9月份的梅福券到期潮有关。

第三个问题,文明与自然之辨。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可以说自古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个人认为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从私人观点上来说,就像上述我关于系统的观点一样,现在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本身就是一种系统不断自我更新修复,或者说进化的结果。这个结果不一定符合某一个学派的哲学理念,但一定是在现阶段下能够有限适应这一世界的。回到“辉煌”的定义问题上,我个人所理解的是否“辉煌”就是能否在“适应”这件事情上做得多一些了。
不知怎么,这个辩题让我想到了儒法的”法先王“与”法后王“之辩。以孔子为代表的”法先王“赞同者,认为春秋世道纷乱,只有回到三代时期,那个尧舜禹统治的时代(一说夏商西周),人人关系和睦,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才好。“法先王”这一派人后来占据了社会的主流,其思想不断发展,终于于莽新时期达到巅峰。王莽实行托古改制,复井田,又下王田私属令,设立五均六莞,新莽似乎真的要奔着三代去了,但结果却惨不忍睹:这是将一套相对接近于自然的思想政治体系嫁接到西汉末的农业社会的结果。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孔子所描述的三代社会是否美好呢?在品德与和谐的意义上,的确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并不只是为了上述的这些东西而存在的,其更多像是一个系统适应环境并超越环境的过程,这个系统并不会主动去考虑道德、和谐观念等等问题。
人以生存为优先考虑级。那些和自然作斗争并且和谐共处的采集时代的人们,其虽然拥有淳朴的品德,但却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去思考这个辩题。他们更多仍然在考虑下一顿应该去哪里寻觅食物的问题。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中曾经提到过以下这段话:

于是,我们得出令人无比沮丧的结论:我们所经历的大多数苦难都是我们咎由自取的结果,同时,如果我们能够维持自然赋予我们的简朴、单纯、孤单的生活方式,我们本可以避免所有这些苦难。
如果自然赋予我们的是健康,那么我几乎可以确定:思考的状态是一种反自然的状态,而进行思考的人类则是堕落的动物。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所主宰的雇佣关系社会上的一系列精神层面上的“倒退”让我们的确经受着比那些和自然相处的人们更多的精神上的苦难。但是与自然相处的人们同样面对着他们的苦难:“下一顿该怎么办?”如果说是一个家庭的话,他们是否会忧愁:“怎么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每天都能吃上饭?”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苦难呢?把这些最基本的苦难通过一系列方式消解掉,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或许就是人类社会走到今天的源动力。
在现代社会,人的异化成为了很多哲学思考的母题,这是把人拉上温饱线上的代价。在马斯洛需求层次图上,最底层是生存,生存下来之后才能追求精神上的自我实现等一系列问题。当这个社会上,人们普遍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后,人的精神需求便要提上日程。如果说自农业革命至今的各类科技与社会革命都在聚焦于人在温饱问题上所受到的苦难,那么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人的精神需求会逐渐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方向。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八月炮火》这本书本身。
这个问题上,《八月炮火》的作者芭芭拉 · 塔奇曼本身就是纪录作家,因此我认为不需要特别考虑阅读门槛。这本书中的历史人物,可以类比成一系列的小说人物;这本书所描述的历史也是通过文学化的形式展开的。我认为作者做的最好的地方,也就是让这些历史上的人物重新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阅读方法上,由于这本书是依照时间为主轴进行展开的,因此在进行精读前推荐略略翻一眼,记录一些关键时间点,这样后面阅读个人感觉会更加舒服一些。
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可能是本书中会有一些名词涉及到一些历史上的典故或者事件,又或是某国和某国历史上的深仇大怨,适当劳烦查一查我觉得就没什么问题了。第二个问题是本书中的人物的确繁杂(其实主要是名字拗口难记),推荐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进行记录,以免到了后面章节出现记忆误差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胡汞所提出问题的一些个人思考。最后再祝这段时间工作与学习都能顺利!

下封信见!
杨昀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