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后周征南唐始末》的一个开头,主要讲述后周征南唐的背景,以及「为什么」要攻打南唐。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局势
在讲后周征南唐时,我认为有必要了解一下五代十国进行至征南唐一年的天下局势。只有了解了局势,才能够了解为什么中原王朝在位的皇帝后周世宗柴荣会选在这个时候去进攻南唐,之后的一切文章才能有一个最初的开端。
首先,是一张图,以了解接下来讲述的三个事件国家的相对地理位置。
后周
先讲一讲我们的主角——位居中原的「正统」王朝后周。经过了前帝郭威数年对于内部的打理,内部不服的藩镇基本已经平定,后周对于赋税的减轻,使得民间经济逐渐恢复,国家又呈现出了「粗安」的状态。柴荣践祚后,先是率兵打退了来自北汉-契丹联军的进攻,之后又扩张直属于皇帝的禁军中的嫡系殿前军(可参看陈桥兵变的光与影第二篇),使得皇帝的威望大大增强。内政已经打理的井井有条,此时正需要拿下一些地盘巩固中央王朝对于地方国家的威慑力。
南唐
唐朝灭亡后,尤其是在后唐也灭亡之后,南唐就一直以唐朝的延续者自居。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南唐一直在计划北征,返回中原,还都长安。在耶律德光亲征灭亡后晋,因病死亡,契丹军队北返时,南唐中主李璟就曾经下诏说:“乃眷中原,本朝故地。”并且筹备北伐。但后来因为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进汴梁建立后汉,也不了了之了。
《资治通鉴·后汉纪二》:唐主闻契丹主德光卒,萧翰弃大梁而去,下诏曰:“乃眷中原,本朝故地。”以左右卫圣统军、忠武节度使、同平章事李金全为北面行营招讨使,议经略北方。闻帝已入大梁,遂不敢出兵。
虽然这件事情无果而终,但南唐仍然没有放弃返回中原,甚至不惜借助外部势力:比如契丹有联金灭辽内味儿了。
在北方的经略受挫后,李璟也在寻求进攻周围邻国的机会,但每次几乎都是大败而归,南唐也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契丹/辽
此时契丹方面正是辽穆宗耶律璟在位时期。耶律璟在公元951年以宫廷政变上位,但上位之后不理朝政,经常是每天喝得大醉酩酊,然后睡到中午才会醒来,被国人称为“睡王”。由于政变上位,而且昏聩无能,皇帝逐渐失去了对大臣的控制能力,政变时有发生,政局动荡不安。由于一系列作为导致的国家颓势,耶律璟放弃了延续多年的对南方中原的袭扰政策,转入防御状态,使得后周不必在北方边境屯兵太多,以腾出手来对付南方。
总结
不难看出,一切局势都对于后周十分有利。五代时期中原王朝的宿敌——契丹正处于内乱之中,无暇南顾,使得柴荣能够无需顾忌北方的庞然大物,专心经营南方;南方几国中最大的国家南唐也在走下坡路。而南唐与契丹的勾结也给了后周发兵的借口。天时地利人和,后周占其二。
淮南江北的战略意义
一切都要讲究一个利益。那么后周拿下淮南江北地区,对于后周有什么重要意义呢?通过王朴的平边策或许可管中窥豹。
王朴算是一个猛人。这篇文是在显德二年年初柴荣要求众大臣写经略文字时献上,史称柴荣“欣然纳之”,很开心地接受了。我觉得柴荣的战略思想在其中也可见一斑。让我们看看其中写南唐的这一段文字。
《平边策》: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 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攻虚击弱之法,不必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南人懦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虚而取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
第一段的第一句说的很好。南唐是除了契丹之外,与后周接壤国境线最长的一个国家。从战略角度看,一旦进攻,是非常不利于防守的。淮南江北地区,北接淮河,南临长江,代表着主动权。南唐现在拥有淮南江北,把守淮河,进可攻,退可守,就相当于拿着把刀站在你的家门口。而后周如果拿到了这片土地,同样可以进逼江南之地,扬州分钟可下。
第二就是经济上的遏制。南唐的很多重要城市都分布在长江沿岸,如果拿到了这块土地,国境线就推进到了长江,南唐为了保持国都的纵深,必然南迁。伴随着两岸军事管制的产生和国都的南迁,譬如金陵,扬州等城市的经济贸易能力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另外,淮南江北地区,自唐朝以来本来就是一片膏腴之地,富得流油。南唐承平日久,江南地区的农民经济等等并没有被破坏的很严重。拿到这片土地,对于后周的财政与经济本身就是一个补充。)
综上,地区巨大的战略意义不可忽略。而具有天时人和的后周,此时就是进攻南唐的最佳机会。在显德二年的冬季,正值淮河的枯水期,后周向南唐发动了进攻。